第152章 春游
春季的泰山公园,桃花已经渐渐开了,风景很美。
今天是省宁州中学初一学生郊游的日子,两百来个学生以班级为单位,整齐地向前迈进。
学生队伍后面,是家长代表们组成的团体。
因为不是每个家长都有空,这个团体加起来也就二三十人。
赵国良默默走在边缘的位置,也不去胡乱和人搭讪。
身后其他家长的议论声,他多少能听到一些。
无非是议论自己是什么人,是哪个学生的家长云云。
这也怪不得别人,毕竟自己太年轻了,看着也就二十出头,根本不像学生家长。
一不小心成了别人谈论的话题,赵国良也只能听之任之。
“张琴、素芬,你们别乱猜!”
身后一个悦耳的声音响起,“那位是宁宁同学的叔叔,不是父亲~”
这声音有些耳熟,赵国良回身一看,就看到周宁宁的母亲正和其他几个女同志解释呢。
周宁宁的母亲秦丽娟,在这些学生家长里无疑是头面人物。
她在夏兰集团可是工会副主席、妇女主任,比一般中干要牛气不少。
就是距离高管的位子,也只不过是一步之遥。
以夏兰集团在宁州市如日中天的地位,秦丽娟被“众星捧月”对待也就可以理解。
此时听了她一番解释,几个中年妇女这才纷纷释疑。
“啊,原来是赵妮的叔叔啊!我说呢,谁这么年轻就生娃了?总不能是继父吧,这也太年轻了……”
一个烫着大波浪的中年妇女聒噪道。
秦丽娟不满地扫了她一眼,这女人顿时不敢往下说了。
和周围几个学生家长打了声招呼,秦丽娟就自顾自地走向了赵国良的方向。
“妮妮叔,你好,还记得我吗?”
走到赵国良身边,秦丽娟笑着发问道。
“记得的,宁宁妈妈,你好你好~”
赵国良点点头。
秦丽娟应了一声,看了看前面的学生队伍,感慨道:“上学期宁宁升学之后,就一直不怎么开心。她虽然不说,但我知道她是舍不得妮妮这个好朋友。”
说到这里,秦丽娟停顿了一下,这才继续开声:“其实,我本来是想帮忙说一声,应该能把妮妮也调到一中来的。但又不知道你们家里是怎么打算的,所以只能作罢~”
赵国良闻言,就轻轻点了点头。
他知道这位说的是大实话,以她的身份,应该是不难办到这事儿。
“没想到我这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,这学期妮妮就自己转过来了,倒是省了我不少事儿~”
说着说着,秦丽娟自己也笑了起来。
赵国良微微一哂:“谢谢宁宁妈妈的好意,我帮妮妮转到一中,也是因为她有宁宁这个好朋友!”
秦丽娟噗嗤一声乐了:“咱俩就别妮妮叔叔、宁宁妈妈的叫了。我叫秦丽娟,比你应该大不少,你叫我一声娟姐不吃亏。”
赵国良唔了一声,刚要应下,秦丽娟就又道:“你叫赵国良是吧,向阳机械厂市场规划发展部部长!前些天经常听郑总提到你的名字……”
被对方准确地叫出名字,赵国良也有些意外。
不过想想也正常,随着夏兰集团摩托车小批量的上线,其和自家向阳机械厂合作越来越紧密。
郑光明这个副总就是分管摩托车事业部这一块,从他口中听到自己的名字实属正常。
“娟姐说的是,那你就叫我国良好了。”
赵国良应和道。
秦丽娟温婉一笑:“国良,听我们郑总说,你今年才二十二?都已经和我一样管着一个部门了,真是年轻有为!”
赵国良笑着谦虚道:“我们向阳机械厂是个小厂子,同样是部门正职干部,和娟姐你比起来可差远了。”
“听说你还是你们厂技术上的骨干,我们夏兰集团的摩托车车架设计,你也提出不少改进意见?”
“呃,都是些小的改进,没什么大不了~”赵国良摸了摸鼻子道。
二人聊天说话的时候,旁边几个中年妇女也渐渐围了上来。
听说赵国良才二十二岁,就已经当上厂里中干了,几个中年妇女都是一阵眼热。
秦丽娟对这些人挺无奈地,就解释道:“国良是大学生,能力强,得到厂里重用很正常,你们别大惊小怪的。”
“哦,小赵同志是大学生啊,难怪难怪。”
“妮妮叔叔,你谈恋爱了吗?”
“没有啊?那正好,我三姑家的老幺,比你只小一岁,模样身段绝对没得说,回头我给你们撮合撮合~”
“对对对,你这个年龄已经事业有成,婚姻大事就得抓紧了。我表妹今年二十三,城东小学的老师,她也是师范院校的高材生呢,和妮妮叔你很匹配……”
很快地,几个中年妇女就开始向赵国良推销自己家的单身女性。
这个其实很正常,毕竟90年代初年轻男女自由恋爱的很少,基本都是熟人介绍认识,知根知底的情况下才会往下发展。
被几位中年妇女逼得实在没办法,赵国良只能强行转到另一个话题。
他咳嗽一声,看向秦丽娟:“娟姐,听说宁州市里分配给了你们夏兰集团接收下岗职工的任务,二季度要完成?”
赵国良这个问题问出之后,周围几个学生家长就都竖起了耳朵。
90年代初,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国企改制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印象。
在城市里,下岗职工已经成了一个社会性问题。
今年仅仅第一季度,整个江南省就有三百多家国字号企业破产、消失,增加了几十万的下岗工人。
宁州市这边,同样也面临着下岗潮的难题。
好在宁州市有一个超级明星企业——夏兰集团,一下成了市里的救星。
第一季度,夏兰集团帮助市里解决了五百多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。
第二季度,市里“得陇望蜀”,提出了是八百人的指标。
这个指标传到夏兰集团之后,他们陶总很快就拒绝了。
开玩笑,夏兰集团虽然家大业大,但也不是做善事的。
接收的下岗职工太多,他们也吃不消啊。
今天来参加学校春游的这些家长们,个人的家庭条件肯定都是不错的。
但他们那个年代的,家里基本都有几个兄弟姐妹。
其中有一两个下岗的亲戚,实在太正常不过。
因此赵国良一个问题提出之后,立刻将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。
喜欢重生1992之我的工业时代请大家收藏:(www.ruochenxs.com)重生1992之我的工业时代若晨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