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畿,李各庄。李柱子破烂的家里,一群汉子正聚集在一起,悄悄的密谋着什么。
李大伯愤愤不平的道:“原先,李闯打崇祯,崇祯打鞑子,都不关咱们什么事。咱们就做个顺民,谁来了咱们都照样交纳皇粮国税,过咱们的小日子。苦是苦了点,但毕竟还能活。”
一个老年人就接口:“可不是嘛,谁做了那个江山跟咱们有什么关系?李闯刚开始传过话来,说是迎闯王不纳粮,咱们大家就心心盼盼,等着过那不纳凉的好日子。但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,不纳粮食,想得美。那皇帝老儿吃什么喝什么,那王侯将相吃什么喝什么,咱们只盼着能少纳一点,咱们就心满意足了。”
大家都苦涩的点头:“是啊是啊,咱们就这一点小小的盼头。结果呢,流寇就是流寇,倒是不让咱们纳粮了,却直接改抢了,让咱们转眼间就不能过活了。”
这时候那个老人就又道:“崇祯爷被李闯王逼着煤山上吊了,结果吴三桂那狗东西,却引了清兵入关,说是替崇祯报仇,然后再将咱们的江山还给咱们。我现在还后悔,当初摄政王救了公主殿下们,从咱这里过,我还以为那个家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,估计也不能长久,就等着吴三桂带着满清过来,再立朝廷。现在来看,当初不如跟着摄政王走了,结果闹到了现在这个地步。”
一屋子的汉子就都嗨声叹气,后悔不已。
“谁说不是呢,大家都以为吴三桂带着满清大军回来,能够重新夺回江山,咱们接着过小老百姓的日子。刚开始咱们还心里偷着乐,因为大清来了,虽然不走了,没有承诺重新建立这个大明朝廷,但他废了三饷,废了压得咱们喘不过气来的户籍制度,咱们寻思着,这下总算变了天,有了盼头了。结果谁想到,咱们是从水坑跳到了火坑,这日子过得反倒不如以前了。”
“以前咱们还多少像个人,现在圈地,把我们的第一都圈走了,我们也变成了奴才的奴才,这日子绝对没法活了。”
李柱子就拽出了脑后那个短短的猪尾巴:“日子不好过了,咱们想的还要想办法过,可是他们逼着咱们损了父母给的发肤,留下这个恶心的猪尾巴,你让咱们将来怎么去见咱们的祖宗?”
一提这事,更让大家咬牙切齿。低声的怒骂着满清政府。
“他们不但不让咱们活,而且还不让咱们体面的去见祖宗,这是把人往死里逼。”大家纷纷咒骂着。
李柱子就直接从炕洞里拽出了一把磨的雪亮的大刀:“他们把咱们往死里逼,反正都是死,我们就跟他干了。大家听说了没有,南面新明朝廷,政通人和,百姓安居幸福。这一次开始了北伐,一举突破黄河,打的建奴狼狈逃窜,真正收复帝都时日已经不远了。”
大家就连连点头:“对对对,我们也听到了这个消息,要是新明的摄政王打过来,在咱们这里,也实行新明的政策,那咱们的好日子就来了。”
李柱子就郑重的道:“好日子不是等来的,我们得做点什么。”
大家就一起看他手中的刀:“我们必须要做点什么,来迎接北伐军,柱子你手里有刀你人缘也好,干脆你领着我们干吧。”
李柱子点点头:“我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,等的就是大家这句话,咱们不能等着摄政王恩赐我们,我们要争取为摄政王做点什么,所以我决定,召集四乡八里的穷哥们们,拿起木棍刀叉,咱们先反他娘的,迎接摄政王的王师回归。”
大家立刻群情激奋,连连点头:“对对对,我们其实都有这个想法,就差一个领头的。作者你有远见,那你就带着大家伙干吧。”
正说这话的时候,院门被人在外面一脚踹翻,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:“好啊,我说怎么在村里就找不到一个男人呢,感情在这里密谋造反了,来人啊,把这院子包围,给我拿下造反者。”
随着话音一落,院子的四周就响起了密集的脚步声,当时屋子里的人都大惊失色,李柱子沉稳的压低声音大:“大家不要怕,这是二狗子虚张声势。等我出去看看。”然后又将那磨的雪亮的大刀,塞在了炕洞里。然后直接拉开房门,迎了出去。
院子已经被十几个蒙古人围住了,他们弓箭对着院子,神情紧张地戒备着。
李柱子赶紧迎上去,冲着一个趾高气扬,站在院门前的蒙古人连连拱手:“军爷军爷,误会误会,是我家女人死了,大家过来帮忙办理丧事,不是密谋造反。”
这个蒙古人就无所谓的一晃脑袋:“不是密谋造反更好,那就参加咱们的军队,为大秦皇帝效力吧。”
一听这话,李柱子当时就愣住了:“军爷,我们都是小民,哪里会当兵打仗?再说了,我们这村子已经就剩下我们这些男人了,再去当兵打仗,谁给主子们种地,谁给大军缴纳粮食啊?”
这个蒙古人就蛮横的一挥手:“现在黄河沿岸战争激烈,正缺少人手,那里才是最关键的,都火烧眉毛了,还顾着什么种地?别废话,现在就跟主子我从军,剿灭了新明,自然有你种地的机会。”
然后不由分说,对着房子周围的蒙古人大声吩咐:“刀枪出鞘准备着,如果他们不从,格杀勿论。”
屋子里的汉子们听说,前线已经出现了这样的状况,大家的心情激动无比,于是压低声音纷纷建议:“这正是好时候,咱们反他娘的。”
李柱子这时候倒是冷静了下来:“现在就反,我们一个也活不了。咱们先跟他们去,到时候和其他村庄的人会合在一起,反倒力量更大。咱们跟他们走。”
一群汉子就装作乖乖的,跟着这个蒙古人出了村,准备上前线给他们当炮灰。
大陆上,不断的有其他村子里的老人孩子,被绳子穿起来,面如死灰的汇集在一起,默默的被蒙古人押着,向南面走去。
一路上都是妇女孩子们,追赶的哭声。
李柱子看到这样的状况,心中就更加坚定了:“民怨已深,大事能成。”
喜欢带着宝藏复大明请大家收藏:(www.ruochenxs.com)带着宝藏复大明若晨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