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飞的田园,晚宴刚开始不久。
刘备眼尖,第一个发现回归的项羽,立刻激动得不行的。
正如锦囊妙计的规划,项羽紧守了为他拉援手的诺言,而且后半天强援一来就是三波。
他早上三次收到锦囊,都是项羽给过的同款,一打开里面都是两封信。
一封是项羽假借他的身份分别写给张世平、苏双和邹靖三人的,一封是三人各自回给他的。
刘备其实也想给两位马商写信来着,然而与关羽、张飞结义不成,他不便当着两人的面操作这个事,害怕二人多心。
加上这是张飞的地盘,刘备也没有机会私下去写信,于是这事就这么搁浅下来。
结果出人意料的是,项羽想他所想,急他所急,默默无闻地就替他操办了这些事。
上午才收到信,后半天张武、苏超二人就登门拜访,二人各自承诺募兵五百,且亲自率队加入,直接听从刘备的调遣。
刘备扪心自问,这些信若是换他自己来写,肯定是达不到项羽目前所达到的效果的。
昨日席间,虽说他也曾与两位中山马商的手下交流过,但那应酬的水分太多,他自己写信,顶多也就能和二人画画大饼。
项羽的信却全然不同,他假借刘备身份一个劲夸赞项羽的优点,之后才表达了对两位马商的敬意,而且丝毫未提想要招揽二人的意思。
而两位马商的回信,也都有同样的意思,如项羽这般英雄人物都心甘情愿追随刘备,他们感慨项羽遭遇之余,也是心潮澎湃地想要追随刘备闯一番大事业,然而他们年事已高,出不了什么力,于是才派出爱子替他们实现心愿。
说白了,刘备能招揽到张武、苏超,全仗项羽的强大实力和巧妙运作。
更令刘备喜出望外的是,连邹靖这样的地方官员也能接受项羽游说。
邹靖在回信中直接和项羽称兄道弟,对项羽更是不乏赞美之词,感觉邹靖之所以支持刘备,只是因为刘备粘了项羽的光。
受此三波援助之后,无论是被迫,还是感激,总之刘备对项羽的印象有了极大改观。
眼下,项羽不愿他声张,他便听话地转头,装作没有发现。
项羽来到张武和苏超二人背后,轻轻拍了两人一下,二人一发现拍自己的是项羽,立刻都是欣喜地让座,刘关张三人也适时给项羽打了个招呼。
谁的座也没抢,项羽在旁边拉过一把椅子就插坐在了二人之间,二人自然是乐呵呵地左右落座。
刚一落座,项羽就用酒在桌子上写字,“武,超,羽欲收你们二人为徒,可愿否?”
张武、苏超看完字,第一时间就离席行叩拜大礼,没有丝毫地犹豫。
早先“刘备的信”已讲述过项羽的遭际,对项羽在武学和将略上的实力夸赞不绝。
而在与项羽的交流中,二人也都对项羽的人品敬服不已。
“师傅在上,请受徒儿一拜!”
拜完,二人又先后给项羽敬了茶,算是简单地完成了拜师礼。
项羽再在桌子上写字,“散席后来为师的房间。”
得到二人点头回应,项羽便举杯敬刘备,恭敬之意溢于言表。
敬完刘备,项羽再打了个组合敬关羽和张飞,那应酬的态度也是一眼能见。
敬完,项羽随即埋头只管吃饭。
一时间,主席的一桌隐隐成了两方对峙,主位上是刘备领导着关羽、张飞,客位上是项羽捎带着张武、苏超。
见此情状,张飞眼珠子一转,便爽气地说:“大哥,二哥,走,给柳大师敬酒去,咱的武器趁不趁手,就全赖他了!”
张飞说这话其实是有想法的。
他和关羽虽与刘备许了个结义的愿望,但礼数却未完结,真要较真,他们还算不得义兄弟。
眼见着张武、苏超声势夺人,饶是二人功夫平平,将略也平平,关张二人心底其实是有点慌的。
说到底,张飞凭他的家当也就能募个五百乡勇,而且他人一走,后续就没有更多的资财可继续投入。
张武、苏超却不同,他们还有自己的老子在家继续赚钱,随时随地都可以继续再投入更多资财。
这方方面面以综合下来,张飞自己都觉得与张武、苏超二人相比,他也占不了什么优势。
关羽就更惨了,除了表忠心,他根本拿不出什么实际的东西去支持刘备。
而且,眼前关羽、张飞还有一种微妙的感受,他们二人变得有点高攀不起刘备。
刘备要是不再主动提出结义的事,他们二人还真有点不好意思主动开这个口。
那二人就只能不断展现自己的长处,强调他们的不可替代性。
“哈哈哈,三弟说得没错!此言也甚合云长之意!”
关羽立刻附言,随即斟满酒杯,又拧起一个酒壶,便打算起身。
刘备左右各瞟了一眼,对关张二人反应他心里自然有数。
他心想,项羽果真银币无敌啊,当面给二人使绊子,也不怕二人下不来台。
“二弟,三弟,”一边招手示意二人稍安勿躁,刘备一边也满上一杯。
听到刘备的称呼没变,关羽、张飞心下都暗自吐了一口气。
刘备站起来,端着杯子从关羽一侧开始绕桌而走,感慨良多。
“昨日之前,备是多么的时运不济……也是多亏项兄救了备一命。”
来到项羽身边,基情满满地捏了捏项羽的肩膀,仿佛理解他失聪而不知所云的境况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